首页>>监测评价>>中国经济监测

我国经济仍有保持稳定的可能
2008-10-30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一定下滑走势,特别是今年三季度,全球金融局势动荡不安,国际经济环境严重恶化,再加上一些临时因素的影响,经济呈加速下滑走势,GDP增长率已降到两位数以下。经济回落是否会演变成经济衰退是当前急需回答的问题。从引发经济回落的原因看,虽然影响因素较多,内在关系比较复杂,但只要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那么就可以改变经济下滑走势,继续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

  一、经济回落幅度尚未超出可承受的范围

  今年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幅度较大,当季GDP同比增长9%,比上半年回落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增幅比上半年回落3.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5.7个百分点(见图2)。经济增长速度快速回落引起了广泛关注,再加上房市萧条、股市低迷和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经济下滑似乎显得日趋严重,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回落幅度尚未超出可承受的范围。

  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临时因素造成的。一是奥运会对三季度工业生产有较大的负面影响,8月和9月的北京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9.1%和6.5%,而二季度仍有8.9%的增长,8月的河北仅增长7.3%,增速比二季度回落10多个百分点。二是节假日因素的影响,今年增加了中秋节放假一天,对9月份工业产出影响较大。扣除这些临时因素后的回落幅度会明显减小,因此真实走势很难判断,估计为缓慢回落。

  经济总体态势依然位于绿灯区。尽管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幅度较大,但国内需求依然快速增长,原材料价格和生产者价格依然在高位运行,因此经济总体态势仍位于绿灯区,9月份的中国经济运行指数为51.8,分值同比回落10.4个点,比6月份前回落9.3个点(见图1)。

  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有积极的一面,但必须防止进一步下滑。2007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均创出了2000年以来的新高。经济过快增长再次引发了经济过热的风险,因此增长速度的缓慢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需要。保持经济稳定不等于经济增长速度只升不降,出现小幅波动完全是正常的,只要GDP增长速度保持在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保持在15%左右,那么就是可以接受的。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正面临降到适度水平以下的风险,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调控措施,防止经济增长速度的进一步下滑。

  二、内需快速增长是经济稳定的有力保障

  短期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需求决定的,而今年以来的国内需求始终保持快速增长。

  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态势。1-9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增幅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同比增长27.6%,增幅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见图3)。考虑到三季度北京的投资大幅下降,因此扣除临时因素影响后,投资增速呈较明显的上升走势。由于今年的投资价格上涨较快,投资实际增长率的下滑幅度较大,1-9月份同比增长15.7%,增幅同比回落6.7个百分点。但这一状况未得到实物量指标的支持,1-9月份的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长20.4%,增幅与上年同期相当。虽然投资实际增长率的下降非常值得关注,并可用于解释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但只要投资的名义增长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那么经济稳定还是有保障的。

  消费需求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增速迭创新高。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增幅同比上升6.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4.1%,增幅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各季增长速度不断创出新高,一季度增长20.6%,二季度增长22.2%,三季度增长23.2%(见图5)。

  做好应对投资增速下滑的预案。尽管目前的投资快速增长,且增速上升,但投资领域的不稳定因素较多,不能排除下滑的风险。一是商品房销售状况的长期低迷将带动房地产投资增速走低;二是1-9月份的投资资金总额增长23.4%,比投资完成额的增速低4.2个百分点,资金不足会对下一阶段投资增长形成制约;三是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增长速度较低,8月末同比增长17.7%,增幅比投资完成额低9.7个百分点,差距很大;四是新开项目增速很低,1-9月计划总投资同比仅增长1.7%。对于这些不确定性因素,需密切关注其动向,但在投资真实走势出现改变之前,仍是宜静不宜动,静观其变是最佳选择。现阶段应着重做好各种扩大投资的预案,做好投资项目的储备。扩大投资,重点只能是基础设施,同时还可以把环境建设和生态建设也纳入进来。

  三、物价涨幅回落不一定带动经济增长速度走低

  今年5月份以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持续快速回落,9月份同比上涨4.6%,涨幅连续5个月回落,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比5个月前回落3.8个百分点(见图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走低主要受肉类价格的带动,4月至9月的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47.9%、37.8%、27.3%、16%、8%和8.5%,肉价绝对水平连续多月下降,累计最大降幅达到了10%,9月份的肉价水平大约与2007年底的水平相当(见图7)。

  在国际原油价格和其他初级产品价格下跌的带动下,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价格的涨幅在9月份由上升转为下降,当月同比分别上涨9.1%和14%,涨幅分别比上月回落1和1.3个百分点(图8)。

  通常认为,物价涨幅下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但对目前的情况并不一定适用。2007年以来的价格变动原因比较简单,居民消费价格主要是受肉类价格的带动,原材料价格主要是受原油及其他初级产品价格的带动。这种由单一因素引起的价格变动不同于全面通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类似的现象在2004年也发生过,当时的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引起的,后来的涨幅回落仅引起了经济增长速度的小幅波动。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迅速回落为实施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9月份,金融调控政策的放松,前提条件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降到5%以下。从这一角度看,物价涨幅回落还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

  四、金融走势是可控的

  在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下,我国金融运行状况在2007年四季度由上升转为下降,今年各月一直呈下降走势,特别是5月份以后,货币供应量M1和企业存款增长率快速回落,金融运行状况的回落速度明显加快。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5.3%,增幅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9.3%,增速同比回落12.7个百分点(见图12),企业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3.9%,增幅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见图13)。

  金融运行状况偏低是当前经济中的突出问题。一是货币供应量M1增长率降到10%以下,已明显低于经济不太景气的2005年和2001年,接近于经济过冷的1998年最低水平;二是企业活期存款增速大幅下降,9月末余额同比仅增长7%,增幅同比下降16.8个百分点,接近于2005年的最低水平,不到10%的增速很难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金融状况偏低对经济走势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已造成投资资金不足和企业资金紧张,1-9月份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3.4%,比同期投资完成额的增速低4.2个百分点,是2002年以来同期增速最低的。若不能尽快改变,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将会很大。

  金融状况下滑的走势将会得到有效扼止。金融状况偏低已引起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物价涨幅的快速回落则为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9月份,存款准备金和利率双双下调,标志着我国货币政策已开始放松,10月份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和利率则显示了决策部门的决心。尽管目前的金融状况下滑势头很猛,但我国金融走势的可控性很强,因此,可以预计,随着调控措施的不断强化,金融状况走低将是暂时的,不会把经济拖入衰退境地。

  五、国际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影响是双重的

  自去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其影响不断深化,全球金融动荡不断加剧,股票市场、原油价格、美元汇率大幅震荡,一些全球性的金融机构先后陷入破产境地,美国的5大投行不是破产就是转型,无一幸免,西方国家纷纷破例采取金融救援措施。这场金融危机到底会多严重,目前还无法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将使我国持有的巨额美元资产缩水受损,并对出口产生影响,但不一定非常严重。全球经济影响我国经济的主要途径是出口和价格传导,但在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并不一致。

  从出口看,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增长速度明显减缓,今年1-9月份同比增长22.3%,增幅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见图10)。尽管出口增速的下滑正好对应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但其原因并不是这么简单。从对美国的出口看,1-9月份同比增长11.2%,增幅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回落幅度与出口总额差不多,看不到次贷危机的特殊影响。实际上,2007年7月,我国出口大幅下调退税率是更重要的影响因素,且这一时期的人民币开始对美元加速升值,其影响也不可低估。考虑到降低出口退税率的不利影响已经到期,即使假定全球金融动荡有所加剧,只要不出现人民币快速升值,我们就可以预计,我国出口增长率将会由降转稳,甚至逐渐上升。

  从价格传导看,全球初级产品的飚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显然是不利的,我国不仅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而且还增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导致全球初级产品价格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确实也表明全球资源的不足,难以支撑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果各国都在快速发展,那么我国面对的资源竞争就会更加激烈,获取同样资源所需付出的代价就会更大。在新一轮资源争夺战中,与我们竞争的对手当然不是越强越好,对手弱一点,对我们会更有利。现在,全球发生了金融动荡,经济增长减速了,对我国出口有不利影响,但可以缓解全球经济增长的资源压力。9月份以后,原油价格疯狂下跌,其他初级产品价格快速下降,根本原因就在于全球经济增长减速,而这对我国是有利的。

  做好应对出口增长速度下滑的预案。虽然国际金融动荡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尚不明显,但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会进一步显现,美国已出现工业产出下降、零售额下降和失业增加等诸多经济衰退信号,因此有必要做好应对冲击较大的预案。应对出口增速下滑,并不一定是刺激出口,更可取的是刺激内需。内需和出口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替代的,但扩大内需还可以缓解外部失衡,同时还可以缓解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需求不足问题,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六、房地产市场适当降温有利于宏观经济长期稳定

  今年以来,虽然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长很快,1-9月份同比增长26.5%(见图4),但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总额的增长速度快速下滑,1-9月份同比增长10.7%,增幅同比下降27.2个百分点,比投资额的增速低15.8个百分点。1-8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4.7%,由上年同期高速增长29.3%转为大幅下降。房屋销售价格涨幅也明显回落,8月份同比上涨3.5%,涨幅比最高的1月份回落7.8个百分点(见图9)。房屋销售价格水平也已转降,9月份大约比6月份下降2%,并且有些地区的价格回落幅度较大。

  房地产市场在今年陷入调整期是其内在变动规律的反映,也是政府积极调控的结果,外在因素的影响次之。房地产市场的高增长已持续多年,房价不断走高,吸引了巨额投资、投机资金。各国经验表明,房地产市场是个有可能引发严重泡沫经济问题的场所,房价的长期单边上扬则会使可能性变为现实性。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由房地产泡沫引起的,我国决不能重蹈覆辙。因此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一轮有力度的调整非常必要,这种调整不仅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从目前看,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力度还不大,房价调整仅限于局部地区,风险尚未充分释放。

  防止房地产调整带动宏观经济下滑。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房地产投资必然受影响,增长速度迟早会降下来。这种走势已在三季度反映出来,当季增长率仅为16.5%,增速大幅下滑,比二季度回落17.7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增长速度最低的。房地产投资约占我国投资总额的1/5,所占比重较大,这部分投资增速的下滑有可能带动全部投资增速下滑,从而影响宏观经济稳定,但若其他投资能相应地增加,那么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三季度情况就是如此,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很快,但全部投资的增速没有下降。下一阶段,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将会加速回落,但只要应对得当,就可以避免对宏观经济的冲击。

  七、证券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弱

  今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持续低迷,股票价格狂跌,上证综合指数从最高的6000多点跌至2000点以下,跌幅巨大。尽管我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已经很大,但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弱。证券市场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通过财富效应影响居民消费需求,这一效应对房地产市场和汽车消费影响显著,但对消费需求的总体影响不大,今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居民消费支出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并且前两年股市大涨时也如此;二是影响直接融资规模,2007年是我国股票筹资金额最高的一年,达到8432亿元,但仅为我国投资额7%,即使融资规模减少一半,对投资的影响也不大;三是造成企业财务状况变差,影响企业融资能力,进而影响企业投资规模,企业在证券市场的投资规模越大,这一影响也就越大,但我国实行的是低利率政策,信贷市场是非均衡的,信贷规模由供给决定,与企业融资能力关系不大。今年以来的金融状况下滑走势,根源不在于企业不需要贷款,而在于商业银行的资金不足,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仅为2.07%,比上年同期低0.77个百分点,处在明显偏低的水平。

  以往的经验数据也表明,证券市场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不大。如1999年和2000年,我国股市大涨,但宏观经济一般,而2003年和2004年,宏观经济很好,但证券市场却较差。

   

欢迎来到中国统计学会 中国统计科学研究网!
版权所有:中国统计学会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不得转载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75号 邮政编码:100826 电子邮箱:yjsinfo@stats.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