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项目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本项目以未观测经济及其核算为例,研究探讨了核算制度缺陷与经济总量流失之间的关系。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国际标准框架下的未观测经济及其核算 第一部分在SNA(1993)、OECD《未观测经济测算手册》等国际标准框架下讨论了未观测经济的概念与分类标准、概括了如何通过基础数据收集方案的改进和在国民经济账户编制中来对未观测经济进行测算的方法、分析了宏观模型法在测算未观测经济中的局限性、综述了国际上未观测经济测算中的实践经验,奠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 (1)未观测经济是什么 该部分明确了本项目的研究对象,解决了“未观测经济是什么”的基本问题,为深入研究未观测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该部分严格依据国际标准框架,从SNA(1993)的生产范围出发提出未观测经济问题,将其界定为:本来应该在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之内,但由于经济和统计方面的原因实际未被测算的生产活动,然后将未观测经济与影子经济、隐形经济、并行经济等相似概念进行了比较和辨析。 (2)如何对未观测经济进行划分 该部分根据国际标准,按照产生的原因将未观测经济分为非法生产、地下生产、非正规部门生产、为自身最终使用的住户生产、由于基础数据方案不完善而遗漏的生产5类,并对各类未观测经济的含义、特征、测算思路等进行了详细阐述。该部分是未观测经济概念的深化和细化,有助于人们更清楚地了解未观测经济的含义和构成。 (3)如何对未观测经济进行测算 该部分首先从整体上探讨未观测经济的两种测算思路,即改进基础数据收集方案和在国民经济账户编制过程中进行调整,详细介绍两种思路的具体实施方法和适用条件,并对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价与比较。然后根据各类未观测经济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测算方法,包括采用的调查方式、问卷设计技术、数据处理方法等,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逐一进行评价与比较。此外,还对国际上先进的实践经验加以介绍,如劳动力投入法、时间利用调查、随机化问答技术、非正规部门专项调查等。 2. 中国未观测经济及其核算的现状及特点 第二部分在对中国未观测经济研究现状进行整体阐述和评价的基础之上,分别从非法生产、地下生产、住户为自身最终使用的生产、非正规就业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未观测经济的现状、未观测经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例如,本项目客观分析了中国住户部门自给性生产的规模与结构,以及对住户生产进行核算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核算方法。本项目还以非正规就业为主题,讨论了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区别,分析了中国及辽宁省非正规就业的特点。 3. 归结:核算制度缺陷与经济总量流失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总结。该部分从产生原因探讨了经济总量流失的不同类型,即由填报人一方造成的和由核算制度本身缺陷造成的。其中,由核算制度本身存在缺陷造成的经济总量流失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现有核算制度已经包括,由于采用了错误的统计方法引发的经济总量流失,如非市场服务产出。另一种是由于现有核算范围不全导致的经济总量流失,如未观测经济。核算制度存在缺陷是影响GDP全面性与准确性的重要方面,本项目研究未观测经济的目的正是为修订核算制度、保证GDP指标的全面性提供参考。 本项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以下3个方面: 1. 在国际标准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未观测经济展开研究 本项目的研究中,从未观测经济及其分类的界定到测算思路,都严格以SNA(1993)、OECD《未观测经济测算手册》、IMF《数据质量评估框架》等国际标准作为依据。本项研究还引入了国际上研究未观测经济的前沿方法,如欧盟统计局的分析框架、意大利统计局应用劳动力投入法进行GDP全面核算的经验、匈牙利中央统计局的地下经济调查等,力求与国际标准和先进经验接轨。 2. 在客观基础上分析各种测算方法的适用性 未观测经济的测算方法有多种,本项目详细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项目以批判的态度对宏观模型法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其存在的诸多缺陷,特别是模型所依据的假定过于严格,常常与现实不符,因此,宏观模型法不适用于未观测经济的测算。 3. 从方法制定者角度讨论由于核算制度存在缺陷而导致的经济总量流失 本项研究从方法制度本身为切入点,分析了现有核算方法存在缺陷导致的GDP核算不准问题。如果说,从填报人一方寻找GDP核算不准的原因是在强调客观原因的话,那么本项研究是从主观的角度——核算方法制定人角度来挖掘问题存在的根源,这种从源头寻找问题根源的研究思路是本项研究的一大特色。
二、本项目研究的科学意义及应用前景
本项研究的科学意义主要体现在: 1. 规范了未观测经济的统计概念 目前国内对未观测经济的研究比较混乱,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个规范的理论框架,大量相似概念的存在,不仅容易造成概念上的混淆,也降低了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的可比性。本项目严格依据SNA(1993)等国际标准,对未观测经济及其各项构成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并对各种相似概念进行比较与辨析,澄清了人们在未观测经济问题上的诸多误解,对未观测经济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丰富和完善了GDP全面核算理论 未观测经济研究是GDP全面核算理论的重要内容,研究未观测经济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其包括在国民经济核算范围之内,避免核算漏洞的出现,本项目从不同层次上对未观测经济的测算方法进行了探讨,使GDP全面核算理论更加完整。 3. 为研究中国的未观测经济及其测算奠定了基础 本项目对中国未观测经济及其测算方面的已有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全面承继了学者的前期研究成果。在研究中力求全面、系统,其内容涉及了从概念到方法,从理论到实证分析,从国际经验的引入到中国实际问题的剖析等方方面面。 本项研究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 1. 使GDP核算建立在更加全面的基础之上 近年来未观测经济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相关的许多基本问题仍存在着混乱或误解,例如未观测经济的范围究竟是什么,它与影子经济、隐形经济、并行经济等概念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本项目客观、完整、详细地介绍了未观测经济及其分类,使人们对未观测经济的范围及构成等基本问题形成清楚的认识。 2. 为中国未观测经济测算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未观测经济本身的特点使得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困难,加之中国对未观测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本项目不仅对国际上测算未观测经济的先进经验进行了介绍,还分别就中国的非法生产、地下生产、非正规部门生产、为自身最终使用的住户生产的测算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测算思路。 3. 为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完善提供依据 未观测经济的存在会降低官方统计数据的可靠性,破坏宏观经济决策的基础,如何对未观测经济进行测算、尽量避免核算漏洞的出现,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本项目系统研究了未观测经济的测算方法,有助于实现GDP的全面核算,使GDP指标所反映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率更为真实、客观。因此,本项目对核算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内外同类研究状况及与本项目研究的综合比较
目前,未观测经济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体系。从统计角度“消灭”未观测经济的途径主要有两类,即完善基础数据收集方案和在国民经济账户编制过程中进行调整。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使用各种宏观模型来测算未观测经济的规模。 国内的未观测经济研究虽然起步时间不长,但许多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例如,有人利用居民消费储蓄边际倾向和消费储蓄弹性系数来估算未观测经济规模,还有人将灰色系统模型等数理方法引入未观测经济的测算。 但总体来说,这些研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 没有准确界定研究对象。 不同的学者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目的,使用了各种不同的概念,如影子经济、并行经济、隐藏经济等,总计约有30种之多。诸多概念的并存不但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而且降低了测算结果的可比性,不利于概念的规范和统一。此外,许多概念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界定,缺乏统计上的可操作性。 (二) 忽视了各类核算方法的具体适用条件。 有的学者在使用未观测经济的核算方法时,没有考虑到各类方法的具体适用条件。例如,现金比率模型假定只有未观测经济才使用现金进行交易,其他经济活动都通过银行转账进行交易。但在目前的中国,现金仍然是主要的交易媒介,如果不考虑这一因素,将现金比率模型原封不动地照搬使用,必然导致计算结果的偏差。 (三) 只关注未观测经济本身,没有深入挖掘其产生的制度原因 许多学者只是将未观测经济作为一种现存的经济现象进行研究,没有对未观测经济产生的制度原因、研究未观测经济对于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意义、如何从核算制度本身出发消灭未观测经济等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有鉴于此,本项目在研究过程中,针对上述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 (一) 在国际标准框架下对未观测经济及相关概念进行了规范。 本项目在SNA(1993)、OECD《未观测经济测算手册》等国际标准框架下讨论了未观测经济的概念与分类标准,对未观测经济及其分类做出了明确界定,还将未观测经济与影子经济、隐形经济、并行经济等相似概念进行了比较和辨析,搭建了未观测经济研究的概念平台。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各类未观测经济的成因、影响、核算方法、核算意义等进行了研究。其中有关基础数据收集方案和住户为自身使用生产的内容,是对国内未观测经济研究的补充和完善。 (二) 在客观基础上分析各种测算方法的适用性 本项目详细阐述了未观测经济各种测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尤其是非正规部门专项调查和时间利用调查的作用。最后指出,宏观模型法存在许多缺陷,不适用于未观测经济的测算。 (三) 从方法制定者角度讨论核算制度缺陷与经济总量流失的关系 本项目从产生原因探讨了经济总量流失的不同类型,指出核算制度的缺陷是影响GDP指标全面性的重要因素。未观测经济是由于现有核算范围不全导致的经济总量流失,本项目研究未观测经济的目的正是为修订和完善核算制度、保证GDP指标的全面性提供依。
本项目获第八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课题论文类一等奖。
项目负责人:蒋萍;课题组主要成员:刘丹丹、梁珊珊、王静波、于修柱、刘晶、吴优、宫凤、王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