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负责人: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金剑
(项目编号:2007LY019)
本项目选定生产率统计的方法论作为研究对象,从综合的角度,对生产率统计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一、生产率统计研究的现状、意义和特点
生产率统计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几千年来,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在相关领域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本项目研究首先从国内外生产率统计问题研究的现状出发,发现这一领域还存在一些尚待研究的问题:
1. 目前国内外关于生产率统计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生产率水平方面,专门研究生产率水平的变化即生产率增长的并不多。而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生产率增长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是决定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因素,从而生产率增长的研究更具实践意义。
2. 新的生产率统计方法的探索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是由大量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组成的复杂系统。随着社会经济现象的不断发展变化和人们对社会经济现象认识的不断加深,许多原来被认为不需要解决的问题变得需要解决,原来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变得可以解决,原来被认为已经解决的问题可能需要重新认识……新的生产率统计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
3. 新发展起来的方法的介绍和引入。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许多以前被认为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得以解决,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发展了新的生产率统计方法。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这些新的生产率统计方法还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对这些新发展起来的生产率统计方法的介绍和引入也是研究者应当关注的领域之一。
4. 专门的方法论研究。大量的生产率统计研究方法涌现,各种方法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优势和不足,而实证研究者和实际从事生产率统计研究工作的人们不一定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当面对大量各具优缺点的生产率统计方法时,这些实证研究者和从事实际生产率统计研究工作的人们可能会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从中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生产率统计方法。这种背景下,通过综合的、系统的方法论研究,为实证研究者和从事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5. 综合的和系统的研究。前人关于生产率统计方法的研究大多主要关注于某一种方法;有些虽从综合的角度进行研究,但研究重点仅在于方法的某一方面特性;或从综合的角度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也力求全面,但研究的深度不够。生产率研究领域缺乏对生产率统计方法论的综合和系统的研究。
6. 关于生产率统计与SNA相结合问题的研究。生产率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来源,对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却难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这一根本来源的核算。在此背景下,研究生产率统计与SNA的结合,是生产率问题研究者和国民经济核算专家共同关注的课题。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专家进行过这方面问题的研究,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开始尝试编制生产率账户并将其结合进SNA。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后续研究者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在此基础上,本项目分析了生产率统计方法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概括了本项目关于生产率统计方法论研究的特点,并对课题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目的在于为后续研究扫除概念障碍。
二、生产率增长的内生化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罗默等人的研究为代表,产生了将生产率增长内生化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从研究的思路来看,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强调资本积累作用的凸性增长模型、建立在外部性理论基础上的模型、研究研发部门“生产”活动的R&D模型和人力资本形成内生化模型。
凸性模型是内生增长理论中一类比较特殊的模型。新增长理论的主流思想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凸性模型认为,资本积累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该类模型与外部性模型的相关理论比较接近。事实上,可以认为,凸性模型中的技术进步是通过资本的积累实现的。该类模型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政策含义,可以解释一些经济增长事实,因此有一定的应用空间。模型的缺陷在于过分强调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模型建立的假设条件要求比较严峻。
最早用外部性解释生产率增长的模型由阿罗建立,此后进行过相关研究的包括宇泽、罗默、巴罗等人。这一类模型的典型特点是引入知识积累,借助于溢出效应得到内生生产率增长。外部性模型突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关于技术进步外生的假定,开始在技术进步内生的假定下考察经济增长问题,模型能够比较好地解释经济事实,相关理论具有比较丰富的政策内涵,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相比有较大进步。但存在对内生技术的分析不够深入、要求假定经济完全竞争等问题。
R&D模型主要研究研发部门的“生产”活动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这一类模型明确地将技术进步或创新归结为厂商有意识的、旨在获取垄断收益的活动,运用垄断竞争的分析框架,建立研究研发技术的专门生产函数,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内生化技术水平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相关研究主要包括罗默的知识驱动模型、格罗斯曼-赫尔普曼模型、扬模型等。
生产率增长内生化的另外一条道路是建立人力资本积累的生产函数以说明生产率的变化。卢卡斯的研究典型地代表了这个方向。这类模型的最大特点是,把生产率增长的源泉归结为人均人力资本的增加,为人力资本的产生和积累建立专门的生产函数,内生地说明人力资本形成与投入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生产率增长问题。
三、生产率统计的前沿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从方法论体系的角度来看,按照理论发展成熟程度和在实践中应用的广泛程度,生产率统计研究方法可分为主流方法和其它方法两大类,其中主流方法是一些理论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方法,这一类方法又可分为经济计量学方法和非参数方法两类;除主流方法之外的其它方法主要是一些实践中应用相对较少的生产率统计研究方法。
生产率统计研究的经济计量学方法是建立在经济计量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类生产率统计研究方法的总称。实践中常用的经济计量学方法包括生产函数方法、随机边界分析法、半参数估计法和工具变量法等几种。
生产率统计研究的非参数方法是建立在线性规划理论、指数理论等非参数理论基础上的一类生产率统计研究方法的总称。实践中常用的非参数生产率统计研究方法包括DEA方法、指数法、基于生产率指数的边界分析法、增长核算法等几种。
生产率统计研究的其它方法是建立在原子论哲学和原子论方法论、投入产出理论、指数体系因素分析理论等理论基础上的一些实践中应用较少的生产率统计研究方法的总称。这一类方法中,研究者关注较多且实践中有一定应用的主要有OLS法、原子论方法、投入产出法、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法、增长曲线模型法等几种。
生产率统计研究的方法体系可用下图来说明:
四、生产率综合悖论问题
长期以来,研究者在生产率综合过程中常常会陷入两个悖论:一是测算基于总产出的多要素生产率增长时可能会出现总生产率增长高于各行业平均生产率增长的情况,二是著名的Simpson悖论。
测算基于总产出的多要素生产率增长时,如果涉及到生产率的垂直综合问题,常常会出现综合起来的生产率增长高于未综合的生产率增长的平均水平的情形。Domar对于这一“悖论”性问题进行研究,并给出了一种建立总生产率增长与行业水平生产率增长之间联系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他的方法借助于后人称之为Domar权数的加总权数来实现,这一加总权数使用行业中每个子行业的总产出对行业增加值的比率。对这些权数相加可以发现,权数之和超过1。这实际上正是问题的关键。行业水平生产率增长平均水平之和小于总生产率增长水平的原因就在于这些权数。权数之和大于1,反映各单个行业内部的生产率增长与从更有效地生产出来的中间投入中受益的引致效果结合起来的共同效果。后人称Domar的这一处理方法为 Domar综合法。
实践证明,使用标准的生产率增长定义,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一个国家的每一个部门具有比另一个国家都高的生产率增长,但在国民经济整体水平上却具有较低的生产率增长率;反过来也一样,此即著名的Simpson悖论。从统计学的角度解释,一般认为产生这一悖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分析中对于整体和局部采用的权数不一致,从而反映的局部和整体的结构不一样。在生产率统计领域,传统观点也认为是由于资源在不同公司或行业间的再分配导致了这一问题。与传统观点不一致的是,Kevin·J·Fox证明了这一悖论的出现不一定是由于资源在不同公司或行业间的再分配所导致的;并且在对通常用于综合的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借助Bennet(1920)指数,给出了解决这一悖论问题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五、生产率统计与SNA
对生产率及其增长的测算和研究分析一直是各国和国际组织关注的热点。但国民经济核算国际通行的方法难以满足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日益增长的生产率增长测算需要,而生产率增长测算的现状也要求它与SNA的结合。
生产率统计与SNA相结合的可能性体现在:生产率统计需要大量数据资料而SNA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这种需要;与国民经济核算账户有着较深渊源的增长核算方法日益完善,为这一结合提供了工具;二者结合可以弥补现有SNA在核算范围和数据质量等方面的欠缺,改善SNA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一致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目前国际上已经有许多国家开始利用SNA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常规生产率增长测算,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开始尝试编制生产率账户并试图将其与SNA相结合。
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如核算范围不够完整、资料来源不够全面可靠;编制作为SNA一部分的生产率账户面临SNA与生产率增长测算相关指标之间的不一致、相应配套的统计制度方法欠缺等困难;此外还有很多其它因素,如国民经济核算基础资料不健全、各国官方统计资料或多或少地存在数据质量问题等。
创建一套完整的生产率账户、建立生产率增长测算与SNA的结合对于统计机构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通过采取各种必要措施,改进现行的统计制度方法,生产率增长测算与SNA的结合完全可能实现。目前中国可以考虑从建立专门的生产率增长测算部门和体制、采取各种措施改善统计资料的数据质量、实施统计制度方法的配套改革、建立相关的生产率增长测算数据库等方面入手,为生产率增长测算与SNA的结合尽早做好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