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研成果>>计划项目

《统计评价学》基本框架体系研究
2010-03-08  
 项目负责人:山东工商学院  朱孔来
 (项目编号:2007LY054)

   一、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发展以及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综合评价问题,综合评价是决策过程的重要步骤,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正确的决策源于科学的综合评价,尤其是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各类问题的考察视野已从分析拓广到了综合,而综合评价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有效方法,因而综合评价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
   综合评价方法是一个多学科边缘交叉、相互渗透、多点支撑的新兴研究领域,关于其学科属性问题,有的从统计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认为其属于统计学的分支学科;有的从系统论和系统工程角度对其研究,认为其属于管理学的分支学科;还有的从具体专业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认为其属于某一专业的应用技术。由于对其学科属性没有很好地定位,使得综合评价的应用研究处于一种分散、零乱状态,难以深化研究和规范发展,且已有的研究成果也难以很好地推广应用。因此,对综合评价所属学科进行明确定位并进行规范性研究显得极为迫切。我们认为,在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统计特有的手段、方法和统计资料来进行,统计在综合评价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综合评价的学科建设完全可以由统计工作者来担当。然而在目前的统计学科体系中,却没有将《统计评价学》作为分支学科,如何建立完善的、系统的《统计评价学》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是加速推广综合评价技术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统计评价学》基本框架体系
   《统计评价学》要成为一门学科,必须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明确其概念、特点、研究对象、构成要素等理论问题,建立相应的理论体系;统计评价的关键是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作为评价的模型方法,统计评价的模型方法很多,对不同的对象进行评价必须选择与其特点相适应的评价方法,为此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建立能够适应不同评价对象特点、相对完整的评价方法体系;另外,统计评价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运用大量的实证分析案例进行佐证,并对评价过程的基本步骤和评价结果分析方法进行规范。基于上述认识,对《统计评价学》基本框架体系初步设想如下:
   (一)统计评价的基本理论
   本项研究从统计评价的基本概念入手,回顾分析统计评价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主要阐述统计评价的概念、统计评价的特点、统计评价的作用和目的、统计评价学的研究对象、统计评价问题的构成要素、统计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依据、统计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综合评价的基本变量等内容,为统计评价学建立基本理论框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论证,从理论上对《统计评价学》的有关问题作出明确界定。
   (二)统计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统计评价是对各评价指标的信息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是否客观、准确,首先依赖被综合的对象-各评价指标的信息是否准确、全面和有代表性,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否合适,这是多指标综合评价时首先要考虑的大问题,也是整个统计评价工作的基础。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来说应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判断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遵循有关依据和一些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预选指标,然后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各预选指标的可行性进行量化判断和鉴别力分析,进一步筛选指标,最终确定组成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具体指标。
   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预选评价指标不能简单的随意选定,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而遵循某些原则预选出来的指标,由于指标之间受人们主观判断的局限性,仍可能会存在交叉或大同小异的现象,也可能会存在过多的偏重于考虑某一方面内容的指标。既想要指标体系尽可能更全面,又希望指标数量不宜过多,这是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和判断,以便提出代表性不强以及交叉或重复的指标。所谓定量判断方法就是选用某种数学方法从指标间的关系来选取评价指标,把不符合要求的指标剔除掉。本项目介绍的定量筛选评价指标的方法主要有:条件广义方差极小法、极大不相关法和选取典型指标法。
   (三)评价指标权数的确定
   所谓权数是以某种数量形成对比、权衡被评价事物总体中诸因素相对重要程度的量值。评价指标的权数也即各个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权数确定的合理与否对统计评价结果和评价工作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权数值的变动可能引起被评价对象优劣顺序的改变。因而科学地确定权数在统计评价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为此,对实际问题选定被综合的指标后,确定各指标的权数,从大的方面来说有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两种。客观赋权法主要有熵值法、变异系数法、复相关系数法,主观赋权法主要有德尔菲法、相邻指标比较法、层次分析法等。
   (四)评价指标类型的一致化和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这也是统计评价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它的结果会对整个统计评价结果产生较大影响。评价指标类型的一致化在过去的统计评价研究中提的比较少,评价指标无量纲化的处理方法也多比较陈旧,而新的无量纲化方法也多散落在各个相关学科。本项研究通过归类整理,主要介绍了八大类无量纲化处理的具体方法,如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折线型无量纲化方法等等。
   无量纲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时究竟采用哪一种,应用过程中必然面临一个选择问题:首先是确定采用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还是采用折线型乃至曲线形无量纲化方法?其次,在确定了所采用的类型之后,又要考虑应具体的选用哪一种公式?我们认为,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应该遵循客观性原则、简易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五)统计评价的模型方法
   这是统计评价的核心内容,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它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统计评价需要更新最多的部分,本项研究主要介绍比较适用的统计评价的模型方法,例如:常规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数学合成方法(如线性加权合成、乘法合成、加乘混合合成、代换法等)、模糊综合评判法、主成分方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灰色聚类评价方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距离综合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理论互补性评价的GMC模型、因素权重综合评价的SRC和AHP模型、分级评价的EFCE模型、相对评价的ROSCE模型、系统稳定性评价的FD模型、相似性评价的FRPR模型、递阶综合评价方法、协商评价、物元分析、动态综合评价、“立体”综合评价、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等。
   (六)统计评价方法的选择依据
   评价方法选择的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评价工作的成败。但以往的统计评价研究中涉及较少。随着统计评价模型的发展,模型的种类日益增多,特别是每个模型是针对问题的不同侧面,要有效地求解复杂对象的统计评价问题,就有必要探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的问题。本项研究,对目前主要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评析,并重点研究了组合评价以及统计评价方法“集成”问题。
   1.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组合评价”的研究思路。通过各种方法的组合,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因为,每一种方法都有自身的缺点和优点,它们的适用场合也并不完全相同,通过将具有相同性质的综合评价方法组合在一起,就能够使各种方法的缺点得到弥补,而同时兼有各方法的优点。但是,组合评价法也可能出现较大的随机偏差,从而与真实情况不相符合。从另一方面看,单一综合评价法所得的综合评价排序结果具有一定的抽象意义,而组合评价法是在单一综合评价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综合,这就使组合评价法的排序结果更具有抽象意义,其社会经济含义不易把握,不利于进一步分析。所以,要对组合评价法有正确、全面的认识。
   2.鉴于统计评价的优缺点,将单一评价方法 “两两集成”,在这里不是“组合”,而是“结合”,为了避免混淆,采用“集成”。它是两两统计评价方法的有机组合,可以缩小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的差距,这也许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已有的方法综合运用,是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发展的途径之一,这样可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目前,关于这方面的尝试有一些,但有关应用基础研究还较少,而要有效地求解复杂对象的统计评价问题,就必须针对问题的不同侧面应用不同的方法,因此就有必要探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的问题。我们重点是对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集成问题进行研究。
   (七)统计评价结果的敏感性分析
   一个好的统计评价结果应该具有客观性,即稳定性。但往往在统计评价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综合评价结果,例如指标的一致化处理方法,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方法、指标权数的选择、评价模型的选择等,都可能会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是“灾难”。本项研究从理论上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阐述了评价结果敏感性的主要表现、评价结果敏感性的产生原因以及确定综合评价结果客观标准的原则。
   (八)统计评价的程序步骤和评价结果分析方法
   一个完整的统计评价工作应该包括哪些流程,特别是传统的统计评价在给出评价结果后就结束了,缺乏对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缺乏对评价对象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的原因分析,这就失去了综合评价的真正意义。本项研究明确地提出了统计评价的程序步骤,即:明确评价对象系统和评价目的、对评价对象系统进行系统分析、明确评价对象系统的主要属性、选取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选取评价方法和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评价结果,最后根据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作出综合评价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遵循上述步骤,可以确定统计评价过程的规范化。




欢迎来到中国统计学会 中国统计科学研究网!
版权所有:中国统计学会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不得转载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75号 邮政编码:100826 电子邮箱:yjsinfo@stats.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