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研动态>>专题汇总>>中国统计学会成立30周年专题>>第十五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

中国统计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学术观点综述
2010-01-18  

 中国统计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
暨第十五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学术观点综述

 

   中国统计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于2009年11月10日在北京召开。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马建堂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中国统计学会30年的发展,及其为共和国统计事业所做的贡献;并强调以“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为中心,推动统计学会和科研工作上水平。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徐一帆在讲话中认为,中国统计学会成立30年以来,积极开展统计科研,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树立了系列学术品牌,较好地发挥了学术桥梁和纽带作用。中国统计学会已成为促进统计科研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推进统计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统计学会原会长、国家统计局原局长张塞总结了中国统计学会的发展,特别回顾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创建历程,并对中国统计学会的未来寄予厚望。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统计工作者以及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229篇,经认真筛选,共有143篇论文入选。应本次会议的邀请,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冯士雍、天津财经大学教授肖红叶、兰州商学院院长傅德印、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队长潘璠在会议上做了特邀学术报告。本次大会的论文选题十分广泛,研究与讨论的内容涉及政府统计工作和统计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统计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统计数据质量、统计理论与方法、统计评价与计量等诸多领域,代表了目前我国统计科研的最新发展和前沿水平,尤其是特邀论文的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本文选择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进行综述介绍,供统计同行参考和借鉴。  
 
   一、统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

   (一)统计学科建设
   本次会议的一个热点话题是对中国统计学科30年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一般认为,中国统计学科30年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的峨眉会议到1990年,其间争论的焦点在于从普遍认可的统计学即社会经济统计学,到统计学即数理统计学,亦或是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随着这种学术讨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统计学者认为,数理统计学与社会经济统计学之间存在着诸多共同的方法论基础及学科属性。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统计学学科发展进入到第二阶段。正是在这种理论研讨的背景下,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发布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3745-92,将统计学从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独立出来,成为人文与社会科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大统计”思想应运而生。“大统计”思想的本意是“开放”和“包容”,强调学术的交流与融合,目的在于使统计学学科沿着务实的道路不断发展。将近20年的“大统计“思想的践行,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搁置不必要的争议,综合不同学派的隔阂的作用,推进了中国统计学科的发展和学术进步。
   过去30年中,我国统计学科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统计学科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稳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抽样调查方法、统计数据质量、国际统计比较、经济指数、经济运行状态分析预警系统、社会经济政策分析评价、复杂现象综合评价、金融市场分析、经济统计基本理论与统计学史等。在人才培养方面,涌现出学术领军者并形成创新团队。在全国各高等院校和国家统计局中,聚集了一批有志于统计事业发展、统计学科建设的高水平人才;在学科各重要方向上涌现出学术基础扎实,富于创新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领军学者,形成了若干高水平的研究团队。研究成果方面,在主要理论、应用研究方向涌现出一批标志性高水平学术成果,其在推动我国统计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统计学体系建设,学术发展、培养人才、进行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津财经大学肖红叶在题为《中国经济统计学科建设30年回顾》的特邀报告中全面回顾了经济统计学科的发展。中央财经大学邱东、厦门大学杨灿、上海交通大学朱启贵、南京审计学院张伦俊、浙江工商大学李金昌、福州大学林筱文、武汉大学童光荣、厦门大学陈龙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回顾和总结了中国统计学学科30年来的创新、发展和成就,并以此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二)统计人才培养
统计学的发展离不开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而培养出创新人才也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成果。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获得长足进步,形成了较具规模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取得一批在国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教育教学成果,为中国统计学科建设和统计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人才。经过30年发展,我国经济统计学人才培养呈现出勃勃生机,天津财经大学肖红叶在特邀报告中描绘了其总体状态如下:
   1.构建起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培养经济统计学本科学生的院校大约58所。具备培养经济统计学硕士研究生资格的院校91所,实际招生的41所。具有培养经济统计学博士研究生资格的院校25所,实际招生的12所。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2.本科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本科教育是以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决定其专业的发展。30年中,社会对统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高度相关,表现为80年代的徘徊,90年代陷入低谷,2000年后出现快速增长。目前,随着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社会对统计人才的需求保持强劲的势头。30年来,国内各高校高度重视统计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师教学团队等方面投入巨大力量,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三)课程设置
   改革开放以来,财经类院校的统计学专业本科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统计人才,其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统计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统计学科理论和应用实践上的发展完善过程。分析30年来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变迁与发展,既有助于我们认识取得的成绩,也有利于理清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促进新形势下我国统计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学者们通过回顾我国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总结了目前统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并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切身体会,针对统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向书坚通过将30年划分成1979-1992年、1992-1998年、1998年至今三个阶段论述了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历史变迁,总结了目前财经类高校统计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发展方向和特点:各院校的培养特色开始显现;更为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最后提出了六点建议:进一步明确财经类院校统计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中重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结合,做到科学合理规划;注重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设置;做好品牌课程建设;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教材建设。
   内蒙古财经学院程士富认为现今我国高等教育专业体系中的统计学专业方向设置存在着与统计学学科体系有着巨大差异、不能适应和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未能主动支持或支撑相关学科的发展和需要等问题,建议解决上述问题不妨以高等教育创新体系建设为切入点,理清思路,巩固基础,实现创新,认为创新内容应该以增设专业方向为主。
   南京财经大学管于华认为“大统计”思想是统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推进器,描述了“大统计”思想下的统计框架与人才素质,并且对“大统计”思想下统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构建一个具有统计学专业特色,有利于学生知识获取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搭建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有利于学生互动交流、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
   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回顾与展望
   (一)核算实践历程
   在本次会议上,有不少统计工作者和学者回顾了30年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历程,以国家统计局许宪春所做的特邀报告最具代表性。他在题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改革和发展》的报告中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历程。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采用的是产生于前苏联、东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即MPS体系。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继续采用MPS体系的同时,逐步引入产生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民账户体系,即SNA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放弃了MPS体系,全面转入了SNA体系。所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MPS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是MPS体系向SNA体系的转换阶段,第三个阶段是SNA体系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52年开始,它以建立MPS体系的工农业总产值核算为标志;第二个阶段从1985年开始,它以建立SNA体系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为标志;第三个阶段从1993年开始,它以取消MPS体系的国民收入核算为标志。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MPS体系的建立和实现从MPS体系向SNA体系的转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2.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进一步发展的设想。
   通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民经济核算最新国际标准相比,与先进国家相比,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社会公众和国际社会迅速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表等几个方面。
   (二)核算理论研究
   厦门大学曾五一认为:过去的30年,中国在国民核算领域,不管是核算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民经济核算实践方面,实现了与国际通用的SNA的全面接轨。在理论研究方面,研究的重心从最初的跟踪和模仿国外的理论与方法为主,发展到联系我国的国情开展研究,再转到对前沿问题和难点问题的研究。
   但是也应当指出,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其中突出的一点是真正具有原创性的“顶天立地”的科研成果还不多。我国学者关于国民核算的研究成果很少在国外一流学术期刊发表,有国际影响的成果就更为稀缺,在国际学界还缺少话语权,不能真正参与国际上国民核算标准的制定。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研究只是停留在对概念的解释、对实际问题的简单罗列上,对理论和实践都没有太大的意义。为了克服这些不足,曾五一提出:首先,要加强与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同行的交流,一方面及时获得最新的信息,另一方面将我们研究的成果介绍到国际上去,努力争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其次,要鼓励学者选定研究方向,开展长期的持续的研究。SNA是非常严密的科学体系,SNA的应用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从提出问题,到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需要做非常系统的研究工作,只有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才可能出精品。最后还要特别鼓励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国民核算资料的研究。国民核算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政府和公众对经济社会信息的需要。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实现了向SNA的转型,中国国民核算的数据发布标准已经和国际接轨。如何将让国民经济数据实现其自身价值,充分发挥其作用,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三、统计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和全面对外开放的需要,满足日益增长的统计需求,中国统计部门积极改革,锐意进取,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统计管理体制。但也应看到,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对统计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数据质量和统计管理制度仍然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统计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此次与会学者从统计管理体制和调查队改革、部门和基层统计、业务流程和组织模式、统计能力与实践、统计文化与统计信用五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一)统计管理体制和调查队改革
   建立健全统计管理体制,使之良性运转,是中国统计工作和统计部门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此次会议探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此次会议论文主要集中于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的讨论。国家统计局科学研究所熊友达在对建国后中国统计管理体制机制的历史沿革进行分析之后,提出我国统计管理体制正在向着新的、科学的、与国际基本接轨而又有利于统计工作发展的趋势演进。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潘璠在题为《回答事关统计科学发展的几个为什么》的特邀报告中通过提问5个为什么,就中国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出路与方向进行了探讨,提出改革的近期目标是适度调整专业分工,避免过多交叉;远期目标是尽快实行全国统计系统的垂直管理。山东省统计局杜昌祚、杨渊蘅从分析国内外统计工作现状入手,提出建立国家高度集中和地方、部门相对分散的“二元统计管理体制”,即国家统计系统实行垂直集中管理,地方及部门统计机构分别隶属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地方及部门统计机构及国家统计系统在行政、业务上均没有直接隶属关系。
   调查队改革仍然在统计管理体制改革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多名学者研究了此问题,主要集中于当前调查队改革的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未来的改革方向三个方面。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宋志申认为,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圆满成功,改革后的各级调查队在调查方式、制度方法、基层基础工作、服务形式、统计监督等方面显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优势。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刘鸿儒等对改革后调查队业务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要建立以市为总体,以市队为主导,市、县、区调查机构密切配合的调查网络体系,建立以调查业务为中心的财务支持体系和激励机制,实行灵活多样的调查数据采集方法。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邓盛平提出要重新发掘统计调查资源,充分发挥派出机构作用,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增强调查独立性,整合全社会统计资源,加强局队广泛合作等措施。
   (二)业务流程和组织模式
   统计业务流程和组织模式是关系到统计体制与机制问题的复杂工作,众多学者依据统计工作的特点,对统计业务流程进行了重构,对统计工作的组织模式展开了探讨。
   在业务流程方面,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在借鉴国际做法与经验,深入分析自身统计业务管理方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统计业务改革、统计技术进步、统计管理创新为重点的,政府统计全系统和统计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信息发布全流程的信息化改造,来实现了统计业务流程的重构。
   在组织模式方面,四川省广元市统计局任庆丰、史代敏提出打破现行按行业实施统计制度的多渠道“并联”式的组织模式,构建按功能流程重组的单渠道“串联”式的新组织模式,建立以统计设计管理为核心,《一套表》为载体,名录库为龙头,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统计信息高速公路”为依托,统计法制为保障,专题数据挖掘为终端的功能型组织模式,并按功能、实施流程建立“星型”结构的环型工作流程。
   (三)部门和基层统计
   部门统计是政府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宏观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是部门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当前部门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调查内容重复交叉;部门统计改革与服务滞后;部门之间资料交换、信息共享关系不畅;非法报表与非法调查仍然存在。因此,加强和改进部门统计,充分发挥部门统计的重要作用,是各级统计部门面对的重要课题。未来一段时期,加强部门统计管理的目标是按照“政府统计一盘棋”思想,在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间建立起一种“整体、协力、互补、共享”的合作关系,形成分工合理、管理规范、信息共享的政府统计体系。具体措施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对部门统计实施全方位管理,改革和完善部门统计制度方法,加大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力度,建立部门统计工作检查制度。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统计工作的基石。没有良好的基础,搞准统计数字就是一句空话。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关系到统计事业发展的根本。与会学者大都结合本地区的统计工作实际,对加强基层统计工作提出了思考。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胡敏谦、娜仁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具体做法,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山东省济宁市统计局郑钦祥结合济宁市县乡统计垂直管理的成功尝试,对县乡统计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济宁模式-嘉祥经验”乡镇统计管理改革的新路子。北京市统计局崔述强结合北京近年来的大都市统计改革实践,对大都市统计的改革思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
   (四)统计能力与统计文化
   当前我国统计能力存在的突出问题应从两方面看。一是从投入角度看,包括:统计机构的设置与管理方式不科学,责权利不清晰,系统运行效率较低;统计政策的制定和反馈缺乏系统性;统计工作管理薄弱,透明度不高;经费筹集相对困难;统计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业务素质较差。二是从产出角度看,包括:统计数据与GDDS标准存在一定差距;统计数据供给不足,需求旺盛;统计制度方法不够完善;全面报表模式的统计调查方法不足。解决的思路是长期要关注统计生产能力建设(投入角度),短期要改善统计产品(产出角度)。具体措施为:强化国家统计局权威,改革地方统计调查体制,规范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统计考评体系,继续完善统计法律制度,改革统计部门内设机构,拓展部门统计只能,加强统计基础建设,重视和大力发展民间统计。
   江西省统计局黄小平认为,在当今改革和发展的时代,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过程中,坚持对统计文化建设的研究和探索,对加强统计队伍建设,促进统计事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安徽省统计局汪景宁结合安徽统计生态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提出要促进统计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统计生态建设,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措施。
   四、数据质量控制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更是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的立业之本。当前,我国的统计数据质量还不尽如人意,尚不能很好满足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公众的需要,一些统计数据遭遇了国内外机构和个人的质疑,统计部门的公信力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是政府统计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是统计学界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也是本次会议探讨的又一热点问题。数据质量控制研究主要围绕数据质量的内涵、问题、控制体系、基层工作和统计信用五个方面展开。

   (一)数据质量涵义界定
   当前统计数据质量涵义的界定,要体现统计数据自身的质量要求,体现统计工作各方面各环节的要求,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层次、具体部门的统计数据质量涵义的要求。因此数据质量并不仅仅指数据的准确性,还包括全面性、系统性、时效性、保密性、目的性、经济性、一致性等更多方面的内容。
   (二)当前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统计进行的一系列统计改革和措施:指标体系的不断优化和实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优化实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不断优化改进;统计标准化体系的改进、实施;专项调查中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展;各种质量评估的进行。这些措施使我国的政府统计数据越来越能够全面反映国家的社会、经济、科技总体活动情况。但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统计数据质量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数据质量在局部上还存在许多问题:调查内容还不能及时适应决策的要求;统计标准化水平仍较低;统计调查方法依赖全国统计报表的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统计调查实施中,基层统计数据的仍存在虚报、瞒报、错报、漏报统计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数据质量的控制
   在对上述数据质量内涵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一些专家提出要借鉴管理学的思想,构建系统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其中,兰州商学院傅德印在题为《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的特邀报告中提出:从横向看,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和政府统计数据质量保证体系两方面内容;从纵向看,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评审、及认证等活动。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至少要经过3 个阶段和17个步骤。西南财经大学向蓉美提出要建立独立、科学的统计体制,保证统计数据质量;协调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保证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发挥统计服务职能,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数据公布制度;推进国家统计信息化建设,建立高效的国家统计信息网络体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黄卫东、唐旭提出数据质量管理既要从统计工作的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体三个阶段进行质量控制,又要从统计工作条件和环境方面,解决统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基层工作与数据质量
   抓好基层统计工作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当前基层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基层统计人员少、素质差,资金缺口大,统计工作整体薄弱;统计制度方法、指标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尚不完全适应;统计法制仍不健全;统计调查网络单一、兼容性较差,统计工作效率难以提高;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统计工作质量难以保证。具体的解决办法为:加大基层队伍建设,改革内设机构,改革统计调查体系,完善抽样调查方法,简化统计调查指标,加大执法力度,实行垂直管理。
   (五)统计信用与数据质量
   信用是统计的基础,贯穿统计工作始终,因而诚信与否直接关系到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建立统计信用制度来解决统计数据质量问题能够以相对低的监督成本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具体来讲就是要组织开展建立统计信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理论研究;建立统计信用评价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统计信用测评指标体系,逐步建立统计信用评价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制度;建立市场化的失信惩戒机制;建立统计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信用信息交换平台。
  
五、抽样调查
   随着中国大陆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统计制度的深化改革,抽样调查近20年来作为统计调查的一种重要方法及获取统计资料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政府各部门、企业、学术界与社会公众的重视,抽样调查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都有了极大的发展。从理论层面看,抽样调查的设计与推断、非抽样误差分析及其控制与处理、小域估计、固定样组调查、资料的二次分析、数据收集模式共六方面的理论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从应用层面看,国家统计局已经制订或正在制订一系列抽样调查制度,包括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1%人口抽样调查、城镇劳动力调查、城市与农村住户调查、农产量抽样调查、限额以下工业批发零售业与餐饮业抽样调查等。
   正确认识抽样调查的作用,是开展抽样调查工作的首要前提,针对目前很多统计人员的认识误区。中国科学院冯士雍在题为《我国抽样调查研究应用的现状与展望》的特邀报告中明确指出,既不能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相对立,否定抽样调查的作用,也不能片面扩大抽样调查的作用,认为抽样能解决一切问题;既不能过分强调样本结构、样本均值与总体结构、总体均值的一致性,又不能过分固守随机抽样的“原则”,模型推断理论已经证明,在一定条件下,目的抽样的效果可能优于随机抽样。
   (一)统计调查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统计调查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统计调查工作也日趋成熟。但是,我国统计调查体系中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独立运行,相互脱节现象严重;政府统计调查组织体系关系不和谐;统计调查资源浪费与数据短缺并存;统计监督能力不强,数据抗干扰性差。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贺建风、国家统计局长春调查队刁鹏飞、湖北省政协刘凯等均就目前统计调查体系中存在的瓶颈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改革,要求完善现有的周期性普查制度、科学设置统计调查指标、明晰各种调查方法的功能定位,加强相互间的衔接、加大统计调查中高新技术的应用;统计调查组织体制的改革,则要求在稳定局队分设的体制下进一步增强各级调查队的职能、整合地方统计局的内设机构、加强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协调、组建统计监督管理机构。很多地方统计工作者已经在上述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例如,无锡市统计局建成财税信息共享体系,北京市统计局设计出网上销售统计的方法和指标;辽宁、河南、四川的统计信息系统建设均初见成效。
   (二)抽样调查方法理论
   理论研究是抽样调查普及应用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学者在误差估计、模型推断、问卷设计等方面均有所突破,这些抽样调查理论的修正、创新、完善,为我国抽样调查实践提供了操作方法和可行保障。分层随机抽样在实际应用上是最常用的一种抽样方法,西安财经大学王佐仁运用概率方法,通过把多维随机变量的值域进行分层,构造出一类随机变量,在分析了其具有良好性质的基础上,结果证明多维情况下按比例抽样方差不超过随机抽样方差。医学研究及临床试验中常见随机右删数据模型,北京工业大学孙志猛、张忠占采用了Koul(1981)等把未删失数据垫高从而把观测数据完全化的思想处理删失问题,并对对经验似然(em)、调整经验似然(ad)和正态逼近方法进行模拟比较,发现ad给出的置信域最为精确。东北财经大学孙慧钧认为,在统计界公认的最有效的统计评价准则指导下所设置的市场调查常规问卷中,将所调查事物或指标评价级别设定为互相不可重叠、不可交叉,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只有当问卷级别的设定既有边界清晰、分明的一面,又有重叠、交叉的另一面时,才能将一些被访者的评价正好位于原来相邻两个评价级别之间的认知度捕获,不至于让此类被访者在问卷表上填写带有明显偏差的见解。
   但是方法的滥用与误用会令抽样调查的推断结果发生偏误,例如,数据处理与抽样设计不配套,不是自加权样本用自加权的公式,或者不是随机排列的系统抽样的方差估计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差估计。由于方法使用失当会引发推断结果偏误,因此随着抽样调查在我国统计中地位的加强,对这类问题的关注日益加强。另一重要问题是不重视对非抽样误差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抽样框研究不够,很少基于地理信息的抽样框;也缺乏常住人口信息(户籍资料又严重失真);很少对计量误差进行定量研究;回答率迅速下降。
   (三)抽样调查实践
   抽样调查的应用领域已经逐步扩大到人口、农业、工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等各个方面,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需要用理论联系实际提出解决办法。多主题或多指标抽样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农业调查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其核心问题是如何用一套样本同时满足多个调查指标的估计精度。中国科学院冯士雍提出,采用MPPS抽样(多变量PPS抽样)对以名录为抽样框的抽样设计的多目标调查具有较好的效果;针对不同主题指标地域分布的不均匀性的特点,可采用采用多相抽样,再利用不同的辅助变量作比估计或回归估计。我国的抽样调查多属于全国性抽样调查,得到的样本一般能满足对全国目标参数的估计精度,但落在某特定省的样本量可能较小,无法为各级政府为了解本地区情况的多层次推断所用。为满足总体推断需要而进行的抽样,如何满足多层次推断的需要,业已成为推广抽样调查的重大现实和理论挑战。样本追加策略和域及小域估计方法在此背景下产生了迫切又广泛的应用需求,北京工业大学的艾小青介绍了如何进行样本追加使得样本追加的实施具备可行性,如何在样本追加下进行估计使得样本追加下的估计具备有效性,并特别针对简单随机抽样、PPS抽样、两阶段抽样,精心设计了合适的样本追加方法,得出既简单又优良的估计。
   基层统计人员也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改革抽样调查方法,如杭州市统计局建议将现行的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年报的1-11月报告期调整为1-12月,将个体整群抽样虚拟村(PSU)的划分用普查小区代替,对地市一级应制定明确的样本轮换方案和抽样框维护方案。深圳市统计局实施了《深圳市工业品价格扩大样本调查方案》,由此所计算出来的价格指数更能真实反映出深圳经济特区工业产品结构的特性业态表现。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的董顺荣、杨维在“关于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及思考”报告中提出,现有的分城镇住户和农村住户调查两类、采取两套体系进行统计的调查体系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应实现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不分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本地居民还是外来常住居民,都以家庭为单位作为调查对象;在抽样方法上由目前以户籍为抽样基础改为国际上通行的以住房为抽样基础,使住户调查能够涵盖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城乡所有家庭。
  
六、计量经济和综合评价
   (一)计量经济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学界逐步认识到定量分析在经济研究中的重要性。2000年以后,统计学及计量经济学方法开始大量应用于经济问题实证研究,从1984年创刊到2008年底,《统计研究》刊载的论文中经济分析与统计分析1085 篇,占32.8%,不但促进了我国经济学研究与国际学术规范接轨,并且反过来推动了应用计量经济学在我国发展和普及。
   计量经济学广泛应用于经济理论的检验,上海财经大学王连、李良松运用鞅差分方法检验出SHIBOR市场和股票市场是弱式有效市场,人民币汇率市场没有达到弱式有效市场;这三个市场之间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但均值溢出效应并不明显。SHIBOR市场的波动率会显著影响其他两个市场的波动率。国际资本的频繁流动影响了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有效性,使得人民币汇率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存在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还有不少学者将计量经济学用于政策分析,东北财经大学蒋萍、田成诗以风险价值(VaR)模型为分析工具,分析了股市风险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尽管政策对中国股市风险的影响在减弱,但中国股市风险的政策效应依然存在。政策因素对证券市场风险影响从总体上看是正向的,投资者对市场风险的态度越谨慎,政策事件对风险的影响越大。
   (二)综合评价
   对于多方案的决策问题来说,综合评价是决策的前提,正确的决策源于科学的综合评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各类问题的考察视野已从分析拓广到了综合,而综合评价方法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有效方法,因而在现实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过程中,对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多。北京市统计局王滨、周琼、郭玉娟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北京市城市总体功能发展评价、四大功能区分类发展评价和对应区县功能定位发展评价三级评价体系,每一级都按照“评价领域—评价要素—评价指标”三层设置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地质大学数理学院向东进等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东北林业大学吕洁华运用能值方法对黑龙江省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除了以上六个方面的重点研讨外,与会代表还围绕统计理论与方法、应用统计方法与实践、统计信息网络建设、中青年统计人的成长与发展等诸多问题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想法。



欢迎来到中国统计学会 中国统计科学研究网!
版权所有:中国统计学会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不得转载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75号 邮政编码:100826 电子邮箱:yjsinfo@stats.gov.cn